水性PU合皮的原料為液態、無DMF的水性聚氨酯樹脂,也就是水性PU樹脂(看
PU樹脂)。 我們會先將液態的水性PU樹脂塗佈於離型紙上(看
離型紙)並加以乾燥,使得離型紙的紋路在乾燥過程中得以定型在PU上,製成PU合皮的面層。接下來,我們透過機械將空氣與另一水性PU樹脂混合均勻,使得此PU擁有微多孔結構,也就是將水性PU樹脂做機械發泡,而後,將之塗佈於上述面層的背面,加熱乾燥形成一層類似薄海綿體的固體泡層。然後,我們會將一層底布基材貼合於泡層上,製作出有著面層+泡層+底布結構的PU合皮,並將這整個結構體自離型紙剝離(看
PU合皮結構)。有時,根據客戶需求,產品並不需要太過豐厚的手感或厚度,所以我們便不製作泡層,而是直接將面層與底布貼合。在業界,這類面層+底布的結構自舊時溶劑型PU為主的年代便通稱「乾式PU」,因此在大洋塑膠的水性系統中,便稱之為「水性乾式PU」(看
乾式∕乾法製程)。在此,我們的PU樹脂塗佈方式是「轉寫塗佈」。這是因為PU先被塗在離型紙上,再被貼合「轉」到底布上。同時,大洋塑膠的原料與製程皆不使用DMF,因此我們的PU產品不會有DMF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VOC,也不會有殘存的DMF移行析出。並且,與傳統溶劑型PU濕式製程不同的是,我們的泡層製程也不使用水,不會產生如同溶劑型濕式製程的一槽槽工業廢水(看
溶劑型PU合皮的濕式∕濕法製程與凝固成型)。也因此,我們免去了水槽水位維持、加溫、產品水洗的過程,與溶劑型製程相比,能源與水資源耗用大幅降低,更加永續環保。
![](https://www.opc.com.tw/files/Waterborne-pu_wb-dry-proc-pu-ch.jpg)